从东京坐电车到镰仓仅需一个小时。对于繁忙的东京人来说,镰仓是一个带有洒脱气息的郊游之地。我初到日本时,我的老师便曾对我说:林君,我们去镰仓散散步吧。
十多年转瞬即逝,如今为养家糊口而忙碌不停的我去镰仓的次数屈指可数。这次约了千夏小姐一起去镰仓也不是出于闲情雅致,而是为了写这一篇游记。所以我们一路上谈日本的历史,竟然坐过了头。本打算在北镰仓下车,当我们发觉时已到了镰仓。
镰仓有气派的八幡神宫,很热闹,而北镰仓有禅宗五山比较幽静。以前也是在北镰仓下车,然后走到镰仓的。我这个人比较恋旧,喜欢重温旧梦,总想看到似曾相识的景色。千夏小姐也只好随我,坐回北镰仓。
镰仓位于三浦半岛丘陵地带,有些路是劈山开通的。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,两边可见绿色山峦,山坡上点缀着寺庙与装潢雅致的茶店、咖啡馆、荞麦面店。我最想看到的是在北镰仓下车时的崎岖的铁道线,身穿校服的高中生三三两两推推搡搡地走过。让我想起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。
镰仓的洒脱气息自然来源于她悠久的历史。1189-1333年的150年间被称为镰仓时代。当然准确地说,从794年迁都到平安(京都)后,日本的首都一直在京都。虽说有镰仓时代,并不意味着存在镰仓王朝。在这里聚集了一批武人。先是跟随着源赖朝,源氏第三代将军被暗杀(源实朝是一个神往中国、喜欢舞文弄墨的人,令人想起陈后主、宋徽宗),其后武人们在北条氏率领下形成了一大政治势力,甚至对平安发号施令。在此意义上,许多导游指南上称镰仓为古都虽不准确,也无大过。
镰仓时代正值中国的南宋时代,北方被元占领,大批汉民族渡江迁移到江南。江南兴禅宗,皇家为禅宗寺庙定了“五山”――径山万寿寺、灵隐寺、天童寺、净慈寺、阿育王寺。禅风东传,在镰仓这一武人聚集之地扎下根来,于是在镰仓也有了幕府定下的“五山”。这些武人并非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大概是以参禅来解脱征战之紧张,战胜对死亡之恐惧。这与当代日本的许多经营者喜欢坐禅也许异曲同工。
而禅宗僧人也顺水推舟,求得武人的庇护。他们不仅在镰仓留下了著名的庙宇迦蓝,还发展了茶道、传播了中国诗文。在镰仓时代,日本受到了罕见的来自外国的攻袭。那就是北方的蒙古人的进攻。蒙古人的军队(其中多数是朝鲜军)不善于海战,最后遇到了神风,结果名副其实地“败北”而还。日本二战中的神风突击队就是以此命名的。日本方面领导抗击的人物是北条时宗。战争结束后他请中国僧人无学祖元为亡魂祈祷。元应该是南宋与日本的共同的敌人。
镰仓就是这样神奇地将血腥征战与文化结合起来的地方,让人想起本尼迪克特 《菊花与刀》。在镰仓的中心有日本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武将源氏、平氏命名的源家池、平家池。穿过这两个池子,沿阶而上便是镰仓最著名的八幡神宫。东京也有不少以八幡神命名的神社。这八幡神是日本的战神,后来源氏将其视为先祖,在镰仓建起了最大规模的八幡神宫。现在有不少青年在此喜结良缘。换言之,也就是说在战神面前宣誓白头偕老。
我们进入八幡宫时大概正在举行某种驱邪仪式。因为是节假日,人头攒动。我们挤在人群中,轮到我们时向钱匣子里投入5元日币,两拜,一拍手,再拜。按日语发音,五元正是“御缘”。中国人可能会觉得太少,心不诚。这种事还是入乡随俗为好。(待续)
作者: 林松涛
|

樋口千夏 为您说镰仓
|
镰仓五山的第一山(临济宗)。 |
北条时赖为执权时, 1249年由来自中国的兰溪道隆开山创建。这一年因此叫建长元年。 |
建长寺被视为日本最初禅宗寺院,在其西外门上高悬着「天下禅林」的巨匾。 |
|
镰仓五山之一(临济宗),位于北镰仓站前。 |
山门、佛殿、方丈(方丈的居室)和十八个支院伫立在绿油油的山上。 |
蒙古军队进攻日本时,执权北条时宗皈依禅门,拜来自中国的无学祖元为师,
其后为他建此圆觉寺。 |
|
政府为管理禅宗寺院的人事等而制定的寺庙顺序。起源于中国南宋。 |
在日本从镰仓时代起几经变迁,室町幕府的足利义满制定了京都和镰仓五山制度。 |
镰仓五山∶建长寺、圆觉寺、寿福寺、净智寺、净妙寺。 |
|
指祭祀八幡神的神社,在日本各神社中最多。 |
据说它本来是大分县宇佐地区的农神,后来变成了保护佛教的「八幡大菩萨」、日本皇室的始(应神天皇)。 |
由于平氏、源氏都是天皇的子孙,他们都祭祀八幡神。镰仓的八幡宫源氏建立的。 |
|
是鹤冈八幡宫内的水池。东侧的叫做源氏池,西侧的叫做平氏池。 |
据说源氏池内种着红色的莲花,红色代表源氏的旗帜,而平氏池内种着与平氏的旗帜同样颜色的白莲花。 |
在源氏池中有三座浮岛,三的发音与产一样,祈祷子孙繁荣,而在平氏池中有的四座浮岛,四的发音与死一样,祈祷平氏灭亡。 |
|
原是由京都派出远征的军人官职。有征夷大将军、征隼人大将军、左•右大将军等。 |
在镰仓时代仅任命了征夷大将军,故略称「将军」。 |
其后由军事指挥官变为政治首领。 |
|